建筑業的“營改增”在今年可是重頭戲,財務的大變革啊,建筑單位從業務管理到財務管理無不搞了個措手不及。但是這個“營改增”到底是減負了還是增負了呢?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下。
首先,先來看下這個政策的內容。稅率呢,從營業稅的3%變成了增值稅的11%,稅率高了8個點,很恐怖的。但是這11%個點是可以用過你的進項稅進行抵扣,打比方你需要交100萬的銷項稅,但是呢你購買材料和施工機械,供應商給你開增值稅專票開了80萬的,那100-80=20萬。這里需要注意只有增值稅專票才能進行抵扣。
然后就是計稅方法,小規模納稅人是用簡易計稅法,稅率為3%。而一般納稅人有一般計稅方法和簡易計稅方法兩種被別適用于不同的情況,像如一些甲供工程、清包、老項目適用于簡易計稅法,一般計稅是11%稅率。那這樣改革后呢,明面上建筑單位的稅賦會降低,那實際上呢?
對于大的建筑單位來說,比如一些國企與央企的建筑單位,他們流程相對比較正規,一些供應都是通過正規的渠道來進行操作,業務相對比較大,這種情況下,他們的稅賦是很有可能會減少的,因為改革后對于他們避免了重復繳納稅額的問題。
而一些中小型的建筑企業就倒霉了,因為他們的進項稅的專用增值稅發票往往都很難開出來。材料商那邊一般會有兩個價格,一個開票價一個不開票價,如果是制度規范的大型建筑企業自然是要開票的,而對于中小建筑單位來說,不開票顯然更省材料成本,可是“營改增”后這部分開票的稅額說白了還是要建筑單位自己來出。而一些沙石類的材料往往是沒處開票。
其實說白了,對于一些大型的制度規范的建筑單位是可能會減輕賦稅的,但是對于一些中小型的建筑單位稅賦還是增加了。但是,就我個人來看,“營改增”的政策是想規范建筑業市場,順便賺一筆稅金,因為現在你不讓開票你自己的就得掏腰包,翻來覆去其實都一樣,最終早晚都得交,通過收稅這一渠道來對建筑市場強制規范。
所以說,現階段“營改增”對于一些中小企業的無疑是巨大的打擊,8個點的稅率還是不小的壓力啊。但是還是需要客觀的面對,運用正確的方式方法來進行有效的財務管理才是上上策啊。
以上來自網絡,僅供學習使用!
【江海會計,服務江!
南通公司注冊 _南通注冊公司_南通代理記賬_南通注冊公司代辦
聯 系 人:張會計【江海會計】
電話/微信:【15851208513】
地 址:南通市通甲路6號中江國際廣場4幢A座807室(中江電商港)
24小時咨詢熱線:15851208513 南通公司注冊 _南通工商代辦_南通代理記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