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江海会计 手机:15851208513 固话:0513-66925513 QQ:445628142 微信:15851208513 邮箱:jhkjcw@yeah.net 地址:南通市通甲路6号中江国际广场3号楼601室(中江电商港) |
|
 |
|
|
|
|
企业税收筹划应坚持什么原则 |
发布者:江海会计 发布时间:2017-08-31 09:00:26 阅读:4863次 |
|
|
内容摘要: 企业税收筹划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在西方国家己有很长的历史,不仅被政府认可,而且在会计主体中应用十分普遍,甚至已成为一种谋生的职业.. |
企业税收筹划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在西方国家己有很长的历史,不仅被政府认可,而且在会计主体中应用十分普遍,甚至已成为一种谋生的职业。但在我国税收筹划却似“小荷才露尖尖角”,还仅仅处于探索、研究和推行的初始阶段。尽管如此,人们对税收筹划的热情却一直在升温,“税收筹划”这个词越来越受到媒体的关注,“野蛮者抗税、愚昧者偷税、糊涂者漏税、精明者进行税收筹划”的说法,令人们对税收筹划产生诸多遐想。那么什么是税收筹划,它与偷税、避税有何区别,开展税收筹划有什么意义?企业在税收筹划中应当坚持什么原则,本文将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税收筹划的意义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一般认为,税收筹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不违背税法的前提下,运用一定的技巧和手段,对自己的生产经营(jīng yíng)活动进行科学、合理和周密的安排,以达到少缴税款目的的一种会计管理(guǎn lǐ)活动。这个定义强调(qiáng diào):税收筹划的前提是不违背税法,税收筹划的目的是少缴税款。它包括(bāo kuò)采用合法手段进行的节税筹划、采用非违法手段进行的避税筹划、采用经济(jīng jì)手段、特别是价格手段进行的税负转嫁筹划。 狭义的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税法允许的范围(fàn wéi)内以适应政府税收政策导向为前提,采用税法所赋予的税收优惠或选择(xuanze)机会,对自身经营、投资(意义:是未来收益的累积)和分配等会计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事先规划与安排,以达到节税目的的一种财务管理活动。这个定义强调,税收筹划的目的是为了节税,但节税是在税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以适应政府税收政策导向为前提的。 以上关于税收筹划的定义,基本反映了税收筹划的内涵,但还存在不足之处,即税收筹划的目的表述不当。 无论是广义定义中的“少缴税款”,还是狭义定义中的“节税”,都不应成为税收筹划的目的。税收筹划是企业会计管理(guǎn lǐ)的一项网站内容,它应当服从和服务于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在一般情况下,“少缴税款”或“节税”可以增加企业的现金流量,从而有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在某些情况下,单纯为了“少缴税款”或“节税”,可能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jīng yíng)活动产生不利影响(influence),从而导致(cause)企业整体现金流量的下降和企业价值的降低。比如,我国增值税(VAT)目前还属于生产型,企业购置固定资产所发生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如果向企业提供一份筹划方案(fāng àn),建议购进零部件,然后企业自制需要的固定资产,因为自制固定资产所需零用料、零部件的增值税,可以从企业当期的销项税额中抵扣。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可行性,也确实达到了“少缴税款”或“节税”目的。但是,这种方案企业能采纳吗?在现代市场(shì chǎng)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如果仅仅为了少缴几个增值税就土法上马,自制生产经营所需的机器设备,往往是得不偿失的。要知道,企业产品(Product)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企业的机器设备。如果产品质量下降,则因“节税”而增加的现金流量可能会远远低于因产品质量下降而减少的现金流量。因此,税收筹划的真正目的不是“少缴税款”或“节税”,而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者说,判断税收筹划是否成功的标准不是能否 “少缴税款”或“节税”,而是能否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税收筹划与偷税避税的区别 税收筹划与偷税有着本质的区别。 从合法性上看,偷税是指纳税人明确违反税法的减轻或者逃避纳税义务的行为。偷税是一种违法甚至犯罪的行为,其行为的后果要受到国家法律的制裁。《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63条明确规定: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zé rèn)。 而税收筹划则是纳税人在税收法律(Law)允许的情况(Condition)下,利用税收法规、税收政策做文章,以达到减轻或消除税收负担,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目的的行为。南通注册公司就是指开办企业时到工商税务部门办理相关执照登记证书,办理公司的种类按股东对公司所负责任的不同一般包括无限公司,两合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股份两合公司这五类。南通注册公司根据公司国籍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内资公司、外资公司和跨国公司;公司在控制与被控制关系中所处地位的不同,可以分为母公司和子公司。因此,税收筹划既不是违法行为,更不是犯罪行为。从行为发生时间看,税收筹划是在纳税义务发生之前所作的经营、投资(意义:是未来收益的累积)、理财(lǐ cái)的事先筹划与安排,具有事前筹划性特性。而偷税是在应税行为发生以后所进行的,是对已确立的纳税义务予以隐瞒和造假,具有明显的事后性和欺诈性特征。 在实践中,税收筹划与避税的界限往往难以比较清晰地界定。南通注册公司根据公司国籍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内资公司、外资公司和跨国公司;公司在控制与被控制关系中所处地位的不同,可以分为母公司和子公司。南通注册公司就是指开办企业时到工商税务部门办理相关执照登记证书,办理公司的种类按股东对公司所负责任的不同一般包括无限公司,两合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股份两合公司这五类。避税是指纳税人使用合法手段逃避或者最大化减少纳税义务的行为,虽然合法,但这种行为背离了国家税法的立法意图,减少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在对待避税的态度上,各国情况并不一样。如有的国家认为,税收不能以道德名义提出额外要求,应根据税法要求负担其法定的税收义务,只要不违法都应允许,不必划分什么是避税、什么是税收筹划。有的国家则把避税分为正当避税和不正当避税,将其中的正当避税称之为税收筹划,在法律上不予反对。我国对避税的概念在法律上未作表述,只散见于税收的政策文件和人们的理论探讨文章之中,普遍的看法是反对非法避税,默认合法避税。国家税务总局的一位官员在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所说的一句话很有代表性:“税收筹划是光明正大的,而避税是不倡导的,避税走偏一步就可能是偷税。” 也正因为税收筹划既合法又敏感,让人既跃跃欲试又本能地警惕,所以它被形象地冠以“黑玫瑰”的名号。 避税虽然不违法,但属于主观上钻税法的空子,有悖于国家的税收政策,实践中不应提倡鼓励。南通代理记账的定义在《会计法》第36条明确规定:“不具备设置条件的应当委托经批准设立从事会计代理记账业务的中介机构代理记账。”代理记账是指将该企业的会计核算、记账、报税等一系列的会计工作全部委托给专业记账公司完成,该企业只设立出纳人员,负责日常货币收支业务和财产保管等工作。面对纳税人的避税行为,国家一方面可以采取完善税法、堵塞税法漏洞的措施,使纳税人无机可乘;另一方面可以在法律(Law)上引进“滥用法律”的概念,对纳税人完全出于避税考虑而进行的交易活动不予认可,并将其视为纳税人滥用了自己的权利,从而在实际的征管中进行“反避税”研究和稽查。 税收筹划的效应 由于收税与节税本身存在天然矛盾,而税收筹划的节税指向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偷逃税,也容易引起税务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反感,所以,税收筹划在国内并没有获得普遍认知和接受,这些都导致了税收筹划往往只能偷偷摸摸地进行,做得多,说得少。许多从事税收筹划的纳税人或中介机构也不愿意宣传他们的经验和成绩,怕自己成为税务机关稽查的重点对象。
|
|
|